重庆彩钢板厂家浅析 从临时到永久:方舱医院探寻平急结合最优解
发布时间:2022-08-14 18:01:42 共阅读:93次
时针拨回2020年,16家方舱医院铸就了武汉的生命之舱。
“许多患者从最初进院的茫然恐惧,到后来的逐渐适应,再到最后共同参与构建方舱医院特有的社区文化,这段记忆是难以磨灭的。”回忆起在武汉江汉方舱医院的点滴,孙晖仍然记忆犹新。
孙晖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下称武汉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原江汉方舱医院院长。从2020年2月5日正式启用,再到当年3月9日休舱,设置1564张床位的江汉方舱医院累计收治1848人、转出521人、出院1327人,是武汉市开放床位最多、累计收治人数最多、累计出院人数最多的方舱医院。
时间来到2022年,奥密克戎毒株成为我国本土疫情的优势流行株,吉林、上海等地发生规模性疫情。基于毒株特点,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3月14日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下称《第九版诊疗方案》),要求将轻型病例与无症状感染者实行集中隔离管理。
方舱医院兴建潮已在各地兴起。截至4月25日,全国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方舱医院近400家,床位总数约56万余张。
5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撰文指出,提前规划准备定点医院和亚定点医院、永久性方舱医院、集中隔离点,把防控的人力物质资源备足备齐,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迅速启用。
此番表态以来,河南商丘、浙江义乌、内蒙古包头、四川自贡等地相继启动永久性方舱医院的建设规划。河南省则于6月8日下发通知,要求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永久性方舱医院于7月底前完成建设规划,适时启动建设。
在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熊汉武曾担任火神山医院建筑专业负责人。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临时性方舱医院与永久性方舱医院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多是通过大型公共建筑改造而来,排污、水电供应、空调系统等方面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才能投入使用,而后者在规划设计伊始就是以隔离收治患者为主要目的,在硬件设置上将更具针对性。
在硬件条件之外,方舱医院在运营管理、物资保障、信息化支撑等方面同样需要关注。而永久性方舱医院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也值得进一步思考。
在前述受访人士看来,相较于大规模新建永久性方舱医院,做好大型公共建筑以及公立医院平急切换的充分准备,或许是资源最大化利用的更好途径。
方舱起步难在哪
方舱医院曾被运用于抗震救灾时期的应急救援工作,但用于大规模传染病的救治,此前尚无先例。
孙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抗击疫情期间启用方舱医院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能够依托现有的场所设施快速改造;第二,可应对短时间内患者数量激增的问题,将传染病患者与普通人群隔离开来,同时进行快速识别、判断与治疗,缓解定点医疗机构的压力。
2020年2月5日,在武汉疫情最为吃紧的关头,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的有关专家,夜以继日编写发布了《方舱医院设计和改建的有关技术要求》(下称《要求》)。
《要求》涉及如何选择被改造建筑、改造内容、分区隔离、结构安全、给排水、通风空调、电器及智能管理等十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还考虑到患者起居所需的硬件条件。
熊汉武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详细介绍了方舱医院建设中的种种考验。方舱医院的改造主要有三大重点难点。其一,是选址问题。选址不得靠近居民区等人员密集场所,与周边建筑需要保持至少20至30米的间距,建筑外围还应有较大的集散空间,方便大量人、物进出。因此,体育场馆、展览建筑、标准化厂房等通常是优先考虑改造的场所。
其二,是建筑的平面布局。方舱医院要按照传染病医院的标准划定分区和流线,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三区两通道”的设计。“三区”是指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两通道”是指医务人员通道、患者通道,两个通道要完全分开。
其三,由于大部分被改造建筑先前不是作为医疗建筑来使用,而在疫情来临时则需要满足大规模人群的生活、治疗需求,因而在排污、水电供应、空调系统等方面需要进行较大幅度调整。
在排污方面,方舱医院产生的污水应进行消毒,达标后才能排放。一方面可增设化粪池等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增加容量;另一方面也可在室外搭建临时性的卫生间、洗浴区,通过密闭管道系统收集排水,并由市政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抽排,从而提升污水处理的效率。
在供电方面,方舱医院应当考虑两路电源的切换,同时在室外增设柴油发电机保证供电容量,尽量避免因停电对于治疗的影响。
在空调系统方面,若建筑原有空调和排风系统可以利用,应确保全新风运行;若无法利用,应增设机械通风系统,并在排风机入口处加装空气过滤器,保证排到室外的空气不造成二次污染。
从武汉到上海
规划设计只是方舱医院面临的诸多挑战之一。2020年3月,孙晖及其同事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上发表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武汉方舱
“许多患者从最初进院的茫然恐惧,到后来的逐渐适应,再到最后共同参与构建方舱医院特有的社区文化,这段记忆是难以磨灭的。”回忆起在武汉江汉方舱医院的点滴,孙晖仍然记忆犹新。
孙晖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下称武汉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原江汉方舱医院院长。从2020年2月5日正式启用,再到当年3月9日休舱,设置1564张床位的江汉方舱医院累计收治1848人、转出521人、出院1327人,是武汉市开放床位最多、累计收治人数最多、累计出院人数最多的方舱医院。
时间来到2022年,奥密克戎毒株成为我国本土疫情的优势流行株,吉林、上海等地发生规模性疫情。基于毒株特点,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3月14日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下称《第九版诊疗方案》),要求将轻型病例与无症状感染者实行集中隔离管理。
方舱医院兴建潮已在各地兴起。截至4月25日,全国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方舱医院近400家,床位总数约56万余张。
5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撰文指出,提前规划准备定点医院和亚定点医院、永久性方舱医院、集中隔离点,把防控的人力物质资源备足备齐,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迅速启用。
此番表态以来,河南商丘、浙江义乌、内蒙古包头、四川自贡等地相继启动永久性方舱医院的建设规划。河南省则于6月8日下发通知,要求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永久性方舱医院于7月底前完成建设规划,适时启动建设。
在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熊汉武曾担任火神山医院建筑专业负责人。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临时性方舱医院与永久性方舱医院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多是通过大型公共建筑改造而来,排污、水电供应、空调系统等方面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才能投入使用,而后者在规划设计伊始就是以隔离收治患者为主要目的,在硬件设置上将更具针对性。
在硬件条件之外,方舱医院在运营管理、物资保障、信息化支撑等方面同样需要关注。而永久性方舱医院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也值得进一步思考。
在前述受访人士看来,相较于大规模新建永久性方舱医院,做好大型公共建筑以及公立医院平急切换的充分准备,或许是资源最大化利用的更好途径。
方舱起步难在哪
方舱医院曾被运用于抗震救灾时期的应急救援工作,但用于大规模传染病的救治,此前尚无先例。
孙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抗击疫情期间启用方舱医院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能够依托现有的场所设施快速改造;第二,可应对短时间内患者数量激增的问题,将传染病患者与普通人群隔离开来,同时进行快速识别、判断与治疗,缓解定点医疗机构的压力。
2020年2月5日,在武汉疫情最为吃紧的关头,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的有关专家,夜以继日编写发布了《方舱医院设计和改建的有关技术要求》(下称《要求》)。
《要求》涉及如何选择被改造建筑、改造内容、分区隔离、结构安全、给排水、通风空调、电器及智能管理等十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还考虑到患者起居所需的硬件条件。
熊汉武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详细介绍了方舱医院建设中的种种考验。方舱医院的改造主要有三大重点难点。其一,是选址问题。选址不得靠近居民区等人员密集场所,与周边建筑需要保持至少20至30米的间距,建筑外围还应有较大的集散空间,方便大量人、物进出。因此,体育场馆、展览建筑、标准化厂房等通常是优先考虑改造的场所。
其二,是建筑的平面布局。方舱医院要按照传染病医院的标准划定分区和流线,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三区两通道”的设计。“三区”是指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两通道”是指医务人员通道、患者通道,两个通道要完全分开。
其三,由于大部分被改造建筑先前不是作为医疗建筑来使用,而在疫情来临时则需要满足大规模人群的生活、治疗需求,因而在排污、水电供应、空调系统等方面需要进行较大幅度调整。
在排污方面,方舱医院产生的污水应进行消毒,达标后才能排放。一方面可增设化粪池等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增加容量;另一方面也可在室外搭建临时性的卫生间、洗浴区,通过密闭管道系统收集排水,并由市政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抽排,从而提升污水处理的效率。
在供电方面,方舱医院应当考虑两路电源的切换,同时在室外增设柴油发电机保证供电容量,尽量避免因停电对于治疗的影响。
在空调系统方面,若建筑原有空调和排风系统可以利用,应确保全新风运行;若无法利用,应增设机械通风系统,并在排风机入口处加装空气过滤器,保证排到室外的空气不造成二次污染。
从武汉到上海
规划设计只是方舱医院面临的诸多挑战之一。2020年3月,孙晖及其同事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上发表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武汉方舱